健康頻道
許新舉在查看患者的檢查結果。
抗疫時刻,他勇挑重擔、沖鋒向前,同時間賽跑、與病魔搏斗,書寫了“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動人篇章。
日常診療中,他懷仁心、精醫術,完成了多例呼吸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用自己的醫者之責,與患者共同創造生命奇跡。
學科建設上,他勇于創新、孜孜不倦,不斷挑戰醫學高峰,以實際行動推進呼吸系統疾病的規范化診治,持續提升患者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許新舉。
攻堅克難
護航“暢快呼吸”
呼吸是人體四大生命體征之一,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間,當疾病來襲時,呼吸便是延續生命的關鍵,是生命的重要關口。不過,呼吸系統疾病既常見又復雜,疑難雜癥像是被升級加密的健康殺手,想要破解非易事。
為了使患者能自由自在呼吸,許新舉不斷鉆研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技術,竭盡所能地追求治療方案的最優解。2002年至2003年,許新舉到北京協和醫院學習進修一年,對呼吸系統疾病中的疑難病癥進行學習和掌握;2007年至2008年,他到北京朝陽醫院學習進修一年,對危重癥監護、呼吸支持技術進行鉆研,特別是在氣管鏡檢查和微創治療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
許新舉深知,支氣管鏡是目前呼吸科檢查及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疾病的治療領域具有無痛、微創、精準等特點。電子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既能準確地解決患者的痛苦,又能避免外科手術治療。
69歲的劉老太因肺癌復發壓迫氣管,導致喘不上氣。經氣管支架植入后,呼吸順暢,再加上對肺癌的規范化治療,讓她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
一根細細的內鏡,就像呼吸科醫生的第三只手,深入更細更深的地方,在患者看不見的地方,與疾病進行毫厘之間的博弈。每年,許新舉獨立完成的氣管鏡檢查包括四級手術達600余例。
為了更好地掌握專業領域前沿技術,2021年4月,他利用休假時間參加了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舉辦的氣管鏡下大氣道狹窄救治技術培訓。向上級醫院專家、領導請教,與省內、國內大咖交流學習,不停地探索前沿技術,守好每一個生命的“呼吸之門”。引進新技術后,許新舉還與兒科、門診手術部合作,開展了兒童氣管鏡檢查技術,在全麻、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經氣管鏡給患兒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使眾多難治性大葉性肺炎患兒不用到省級醫院就醫,在我市就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不僅如此,許新舉與河南省人民醫院聯合,堅持開展抗感染多學科會診,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使患者不出焦作就能享受省級醫療專家的服務,目前已開展70期,使70余名復雜感染、疑難病癥患者獲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許新舉介紹,疑難、危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能為疑難、危重病癥診斷指明方向、撥云見日,已經成為讓他感到幸福的事情。
銳意進取
再攀學科高峰
除了是一名好醫生,許新舉同時還是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學科發展進入一個嶄新局面。
尤其是去年9月,許新舉被任命為內五黨支部書記后,堅決落實院黨委“將支部建在學科上”這一決策,以黨建引領學科建設,加速學科發展。
工作中,許新舉帶領團隊注重總結臨床經驗,做到臨床、科研并重。目前,已通過國家臨床藥物試驗(GCP)基地驗收,并完成4項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建設焦作市肺部腫瘤醫學重點實驗室,規范并逐步擴大了肺癌樣本庫和數據庫。近3年來,許新舉發表了5篇國家級論文,申報了焦作市科技計劃項目。
除了臨床工作,許新舉積極教學、帶教,培養年輕醫師、進修及規培醫師,使他們成長為醫德、醫術雙優的合格醫師。同時,他還承擔了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大四學生的內科學教學任務,被評為優秀教師。
醫、教、研齊頭并進,許新舉和他的團隊成為全市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領域的標桿團隊。如今,該科通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達標單位評審。作為牽頭單位,該科還積極推動、幫助焦作市其他各級醫療機構進行PCCM規范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兩家、二級醫院通過5家、其中3家單位獲評優秀。
不僅如此,在全省呼吸科領域重要的學術會議上,總是能看見許新舉的身影。河南省醫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委員、河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呼吸病?品謺瘴瘑T、河南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呼吸學組委員、河南省呼吸與危重癥醫學會肺癌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肺病分會常務理事……在他身上,還兼有很多學術職務。在他的帶領下,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又一次實現了飛躍。
堅守“疫”線
大考面前擔當盡責
28年的工作歷程,許新舉經受了無數次考驗。2003年“非典”他沖在最前面;17年后,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作為焦作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許新舉主動請纓、勇挑重擔,奔赴沁陽市人民醫院對重癥確診病例進行救治。疫情防控期間,他積極承擔150例疑似病例的會診、10余例確診病例的救治工作。
同時,他每天堅持通過微信、電話指導該院發熱門診及科室工作,會診疑似病人。
鑒于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貢獻,許新舉獲得河南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理工大學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并受到河南省高校工委的通報表揚。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許新舉在繁重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中,利用休息時間帶頭參加核酸檢測及各個防控卡點的志愿服務工作,為我市新冠疫情防控作出應有的貢獻。
雄鷹勇于搏擊,才更豐滿有力;青春奮斗不止,才更精彩紛呈。漫長的醫學道路猶如一場生命的馬拉松,許新舉憑借火一樣的熱情、赤子般的初心,不知疲倦地探索、追尋,以一顆治病救人的純粹初心,為患者守好“生命關口”,讓患者暢快呼吸。(朱傳勝)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許新舉在查看患者的檢查結果。
抗疫時刻,他勇挑重擔、沖鋒向前,同時間賽跑、與病魔搏斗,書寫了“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動人篇章。
日常診療中,他懷仁心、精醫術,完成了多例呼吸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用自己的醫者之責,與患者共同創造生命奇跡。
學科建設上,他勇于創新、孜孜不倦,不斷挑戰醫學高峰,以實際行動推進呼吸系統疾病的規范化診治,持續提升患者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許新舉。
攻堅克難
護航“暢快呼吸”
呼吸是人體四大生命體征之一,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間,當疾病來襲時,呼吸便是延續生命的關鍵,是生命的重要關口。不過,呼吸系統疾病既常見又復雜,疑難雜癥像是被升級加密的健康殺手,想要破解非易事。
為了使患者能自由自在呼吸,許新舉不斷鉆研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技術,竭盡所能地追求治療方案的最優解。2002年至2003年,許新舉到北京協和醫院學習進修一年,對呼吸系統疾病中的疑難病癥進行學習和掌握;2007年至2008年,他到北京朝陽醫院學習進修一年,對危重癥監護、呼吸支持技術進行鉆研,特別是在氣管鏡檢查和微創治療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
許新舉深知,支氣管鏡是目前呼吸科檢查及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疾病的治療領域具有無痛、微創、精準等特點。電子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既能準確地解決患者的痛苦,又能避免外科手術治療。
69歲的劉老太因肺癌復發壓迫氣管,導致喘不上氣。經氣管支架植入后,呼吸順暢,再加上對肺癌的規范化治療,讓她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
一根細細的內鏡,就像呼吸科醫生的第三只手,深入更細更深的地方,在患者看不見的地方,與疾病進行毫厘之間的博弈。每年,許新舉獨立完成的氣管鏡檢查包括四級手術達600余例。
為了更好地掌握專業領域前沿技術,2021年4月,他利用休假時間參加了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舉辦的氣管鏡下大氣道狹窄救治技術培訓。向上級醫院專家、領導請教,與省內、國內大咖交流學習,不停地探索前沿技術,守好每一個生命的“呼吸之門”。引進新技術后,許新舉還與兒科、門診手術部合作,開展了兒童氣管鏡檢查技術,在全麻、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經氣管鏡給患兒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使眾多難治性大葉性肺炎患兒不用到省級醫院就醫,在我市就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不僅如此,許新舉與河南省人民醫院聯合,堅持開展抗感染多學科會診,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使患者不出焦作就能享受省級醫療專家的服務,目前已開展70期,使70余名復雜感染、疑難病癥患者獲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許新舉介紹,疑難、危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能為疑難、危重病癥診斷指明方向、撥云見日,已經成為讓他感到幸福的事情。
銳意進取
再攀學科高峰
除了是一名好醫生,許新舉同時還是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學科發展進入一個嶄新局面。
尤其是去年9月,許新舉被任命為內五黨支部書記后,堅決落實院黨委“將支部建在學科上”這一決策,以黨建引領學科建設,加速學科發展。
工作中,許新舉帶領團隊注重總結臨床經驗,做到臨床、科研并重。目前,已通過國家臨床藥物試驗(GCP)基地驗收,并完成4項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建設焦作市肺部腫瘤醫學重點實驗室,規范并逐步擴大了肺癌樣本庫和數據庫。近3年來,許新舉發表了5篇國家級論文,申報了焦作市科技計劃項目。
除了臨床工作,許新舉積極教學、帶教,培養年輕醫師、進修及規培醫師,使他們成長為醫德、醫術雙優的合格醫師。同時,他還承擔了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大四學生的內科學教學任務,被評為優秀教師。
醫、教、研齊頭并進,許新舉和他的團隊成為全市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領域的標桿團隊。如今,該科通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達標單位評審。作為牽頭單位,該科還積極推動、幫助焦作市其他各級醫療機構進行PCCM規范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兩家、二級醫院通過5家、其中3家單位獲評優秀。
不僅如此,在全省呼吸科領域重要的學術會議上,總是能看見許新舉的身影。河南省醫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委員、河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呼吸病?品謺瘴瘑T、河南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呼吸學組委員、河南省呼吸與危重癥醫學會肺癌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肺病分會常務理事……在他身上,還兼有很多學術職務。在他的帶領下,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又一次實現了飛躍。
堅守“疫”線
大考面前擔當盡責
28年的工作歷程,許新舉經受了無數次考驗。2003年“非典”他沖在最前面;17年后,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作為焦作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許新舉主動請纓、勇挑重擔,奔赴沁陽市人民醫院對重癥確診病例進行救治。疫情防控期間,他積極承擔150例疑似病例的會診、10余例確診病例的救治工作。
同時,他每天堅持通過微信、電話指導該院發熱門診及科室工作,會診疑似病人。
鑒于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貢獻,許新舉獲得河南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理工大學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并受到河南省高校工委的通報表揚。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許新舉在繁重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中,利用休息時間帶頭參加核酸檢測及各個防控卡點的志愿服務工作,為我市新冠疫情防控作出應有的貢獻。
雄鷹勇于搏擊,才更豐滿有力;青春奮斗不止,才更精彩紛呈。漫長的醫學道路猶如一場生命的馬拉松,許新舉憑借火一樣的熱情、赤子般的初心,不知疲倦地探索、追尋,以一顆治病救人的純粹初心,為患者守好“生命關口”,讓患者暢快呼吸。(朱傳勝)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