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律師,如果老板拖欠工錢不給,我要怎樣才能要回血汗錢?”“我沒錢打官司,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這是6月12日在示范區陽廟鎮北西尚村開展“情系困難群眾 法律服務鄉村行”活動時群眾咨詢的問題,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一一進行了耐心解答,并指導群眾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群眾廣泛贊譽。
據悉,該活動是我市“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本次品牌系列活動將持續至今年12月底;顒悠陂g,我市法律援助機構將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務,從而為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擴大援助范圍,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發揮法律援助職能優勢,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推動法律援助逐步覆蓋至低收入群體,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婦女等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將涉及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范圍,推動事故賠償、征地拆遷、土地流轉等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解決關系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此外,深入摸排脫貧不穩定戶、貧困邊緣戶的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訴求,提供務實管用的法律援助服務。依靠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主動為低保人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農村特困戶等幫扶對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近年來,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共深入貧困村開展法律援助宣傳6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現場解答法律咨詢1.5萬余人次,為建檔貧困戶及貧困村居民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90件。
暢通援助渠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及時擴充法律援助事項,對因疫情導致的勞動報酬支付、勞動關系解除、工傷賠償、房屋租賃等糾紛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軍人、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開通綠色通道,免予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對因“疫”致貧的勞動者、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及因“疫”返貧群眾,申請支付勞動報酬、確認和解除勞動關系、工傷賠償、房屋租賃事項的,通過與相關部門信息共享直接確認申請人經濟狀況的,可免予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加大援助力度,助力農民工追討欠薪。以新施行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契機,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持續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和冬季攻堅行動,將被欠薪農民工列為“中彩金”法律援助項目的重點服務對象,優先為他們提供服務。依托司法部法律服務網“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積極做好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工作,引導農民工優先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法律服務網平臺進行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對于到窗口申請辦理欠薪案件的,開通“綠色通道”,一律免于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并做到當日申請、當日受理。此外,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間的協助配合,降低農民工異地維權成本。今年年初以來,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10次,幫助受援人251人,為農民工群體挽回經濟損失413.99萬元。
創新援助形式,助力“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動。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加大法律援助案件案前、案中、案后回訪及跟蹤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質量同行評估體系,深入開展旁聽庭審、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大力推廣法律援助預約辦、線上辦、網上辦、掌上辦,充分發揮“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法律服務網等平臺作用,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提升法律援助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打造法律援助精品服務口碑。此外,探索法律援助經濟困難證明告知承諾制,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的申請人,可以采取書面承諾方式申請法律援助;對訴訟時效即將屆滿、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緊急情況或特殊案件,可以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通訊員 侯遠志、高文靜)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律師,如果老板拖欠工錢不給,我要怎樣才能要回血汗錢?”“我沒錢打官司,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這是6月12日在示范區陽廟鎮北西尚村開展“情系困難群眾 法律服務鄉村行”活動時群眾咨詢的問題,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一一進行了耐心解答,并指導群眾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群眾廣泛贊譽。
據悉,該活動是我市“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本次品牌系列活動將持續至今年12月底;顒悠陂g,我市法律援助機構將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務,從而為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擴大援助范圍,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發揮法律援助職能優勢,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推動法律援助逐步覆蓋至低收入群體,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婦女等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將涉及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范圍,推動事故賠償、征地拆遷、土地流轉等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解決關系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此外,深入摸排脫貧不穩定戶、貧困邊緣戶的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訴求,提供務實管用的法律援助服務。依靠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主動為低保人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農村特困戶等幫扶對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近年來,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共深入貧困村開展法律援助宣傳6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現場解答法律咨詢1.5萬余人次,為建檔貧困戶及貧困村居民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90件。
暢通援助渠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及時擴充法律援助事項,對因疫情導致的勞動報酬支付、勞動關系解除、工傷賠償、房屋租賃等糾紛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軍人、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開通綠色通道,免予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對因“疫”致貧的勞動者、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及因“疫”返貧群眾,申請支付勞動報酬、確認和解除勞動關系、工傷賠償、房屋租賃事項的,通過與相關部門信息共享直接確認申請人經濟狀況的,可免予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加大援助力度,助力農民工追討欠薪。以新施行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契機,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持續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和冬季攻堅行動,將被欠薪農民工列為“中彩金”法律援助項目的重點服務對象,優先為他們提供服務。依托司法部法律服務網“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積極做好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工作,引導農民工優先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法律服務網平臺進行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對于到窗口申請辦理欠薪案件的,開通“綠色通道”,一律免于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并做到當日申請、當日受理。此外,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間的協助配合,降低農民工異地維權成本。今年年初以來,我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10次,幫助受援人251人,為農民工群體挽回經濟損失413.99萬元。
創新援助形式,助力“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動。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加大法律援助案件案前、案中、案后回訪及跟蹤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質量同行評估體系,深入開展旁聽庭審、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大力推廣法律援助預約辦、線上辦、網上辦、掌上辦,充分發揮“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法律服務網等平臺作用,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提升法律援助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打造法律援助精品服務口碑。此外,探索法律援助經濟困難證明告知承諾制,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的申請人,可以采取書面承諾方式申請法律援助;對訴訟時效即將屆滿、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緊急情況或特殊案件,可以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通訊員 侯遠志、高文靜)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