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近年來,市財政局按照中央、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統籌各級資金22.89億元,大力實施美麗鄉村、農村公益事業、扶持村集體經濟、田園綜合體、紅色美麗村莊等農村綜合改革建設項目,持續提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培育發展鄉村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注重頂層設計,堅持規劃引領。先后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確定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產業為基、生態優先、科學建設、保護風貌等原則,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全面、科學、高標準的指導意見。
發揮主導作用,加強資金統籌。堅持以財政資金為抓手、統籌結合為重點,全方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形成了財政資金獎補、部門投入整合、村民籌資籌勞、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近年來,共投入各項農村綜合改革項目資金22.89億元,其中財政資金16.17億元、整合帶動資金6.72億元,為農村綜合改革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財政保障。
嚴格督導監管,著力提質增效。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督導機制和制度,規范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加強項目預算評審、招投標、實施進度、資金支付、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管理,嚴格資金監管,實行全過程績效管理,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階段完善政策、改進管理、分配資金的重要依據,確保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高質高效。該局已連續五年獲得全省農村綜合改革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優秀格次。
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鄉村生態振興。累計籌措資金11.42億元,集中打造了修武縣西村鄉金陵坡村、博愛縣寨豁鄉小底村、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武陟縣喬廟鎮關王廟村等168個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累計籌措資金3.97億元,支持建設農村公益事業項目2361個。這些項目的實施,顯著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品質,增強了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支持鄉村產業振興。利用鄉村自然資源稟賦,挖掘拓展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載體功能,聚焦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壯大主導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涌現出沁陽市常平鄉九渡村、修武縣西村鄉大南坡村、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博愛縣寨豁鄉探花莊等34個農村旅游特色村莊,發展了溫縣小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孟州韭菜,博愛肉牛、蔬菜,武陟黃河鴨,修武五里源松花蛋等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培育了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7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25家,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
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鄉村組織振興。各級財政共籌措資金2.53億元,實施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264個;投入財政資金855萬元,實施示范區寨卜昌、中站區十二會紅色村莊建設。這些項目立足村莊特色,用好紅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推進了鄉村組織振興。
(通訊員韓小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金桂香 |
編 輯:劉 佳 |
!Γ汉癯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年來,市財政局按照中央、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統籌各級資金22.89億元,大力實施美麗鄉村、農村公益事業、扶持村集體經濟、田園綜合體、紅色美麗村莊等農村綜合改革建設項目,持續提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培育發展鄉村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注重頂層設計,堅持規劃引領。先后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確定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產業為基、生態優先、科學建設、保護風貌等原則,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全面、科學、高標準的指導意見。
發揮主導作用,加強資金統籌。堅持以財政資金為抓手、統籌結合為重點,全方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形成了財政資金獎補、部門投入整合、村民籌資籌勞、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近年來,共投入各項農村綜合改革項目資金22.89億元,其中財政資金16.17億元、整合帶動資金6.72億元,為農村綜合改革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財政保障。
嚴格督導監管,著力提質增效。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督導機制和制度,規范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加強項目預算評審、招投標、實施進度、資金支付、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管理,嚴格資金監管,實行全過程績效管理,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階段完善政策、改進管理、分配資金的重要依據,確保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高質高效。該局已連續五年獲得全省農村綜合改革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優秀格次。
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鄉村生態振興。累計籌措資金11.42億元,集中打造了修武縣西村鄉金陵坡村、博愛縣寨豁鄉小底村、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武陟縣喬廟鎮關王廟村等168個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累計籌措資金3.97億元,支持建設農村公益事業項目2361個。這些項目的實施,顯著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品質,增強了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支持鄉村產業振興。利用鄉村自然資源稟賦,挖掘拓展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載體功能,聚焦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壯大主導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涌現出沁陽市常平鄉九渡村、修武縣西村鄉大南坡村、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博愛縣寨豁鄉探花莊等34個農村旅游特色村莊,發展了溫縣小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孟州韭菜,博愛肉牛、蔬菜,武陟黃河鴨,修武五里源松花蛋等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培育了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7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25家,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
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鄉村組織振興。各級財政共籌措資金2.53億元,實施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264個;投入財政資金855萬元,實施示范區寨卜昌、中站區十二會紅色村莊建設。這些項目立足村莊特色,用好紅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推進了鄉村組織振興。
(通訊員韓小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金桂香 |
編 輯:劉 佳 |
!Γ汉癯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