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烈日當空,蟬鳴陣陣。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張家橋公交站旁,人群熙熙攘攘,一柄綠色遮陽傘罩著簡易的涼茶攤,兩位身著白衣的志愿者忙著給行人遞上一杯杯涼茶。
17日中午,杭州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當地多個城區氣溫超過38攝氏度。今夏杭城備受“烤”驗,8月11日至15日連續5天氣溫突破40攝氏度,最高達到41.8攝氏度,創有氣象記錄以來新高!
“還有茶嗎?”外賣小哥在茶攤前剎住了電動車,晃了晃手中的空礦泉水瓶,和志愿者打著招呼。
“管夠!我們剛換了一桶新茶!73歲的志愿者李金生接過水瓶,熟練地幫他加滿。李金生是一名老黨員,住在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每天坐最早的班車趕到攤位分發涼茶,路上需要花上1小時。
一杯茶水下肚,挑著擔子賣無花果的項師傅向志愿者豎起了大拇指。每年盛夏,他都會來這喝幾杯消暑涼茶,與攤主聊上幾句,只是今年涼茶攤換了主人。
這家在高溫下為行人提供免費涼茶的愛心涼茶攤,是不少市民口中的“最美涼茶攤”。攤主顧忠根堅守了44年,去年84歲高齡的他因病離世。涼茶攤始于顧大伯的外婆,之后由母親傳給他來守攤。
“顧伯伯不在了,涼茶攤還在!”71歲的志愿者王秋泳告訴記者,得知顧老離世,有許多志愿者和市民主動接力,他們組成了志愿服務隊,要將這份愛心傳承下去。
出攤的日子從頭伏到末伏。志愿者每天照著天氣預報預估當天的用水量,今夏格外炎熱,往年平均一天2-3桶水,今年要用到5桶水,泡上200斤涼茶。
涼茶攤還準備了白開水,因為附近有三家大醫院,能方便患者服藥。疫情發生后,志愿服務隊征求中醫專家意見,在涼茶中加入蟬衣、麥冬、甘草、黨參、杭白菊等中藥材,還補充提供大麥茶、紅茶等!
志愿服務隊隊長章賢鋒介紹,茶攤志愿者最初有10人,現在已擴充到28人,平均年齡超過50歲。燒水、送水各2人,每天早上6點開始忙活燒水煮茶,之后讓茶水自然冷卻,保證口感。
“很多人不是為了來喝口涼茶,往往是來尋找城市記憶,看看顧大伯還好不好,涼茶攤還在不在!蓖跚镉菊f,越來越多的受益者變成參與者,“最美涼茶攤”會接力傳承下去。
(記者殷曉圣、方問禹)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烈日當空,蟬鳴陣陣。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張家橋公交站旁,人群熙熙攘攘,一柄綠色遮陽傘罩著簡易的涼茶攤,兩位身著白衣的志愿者忙著給行人遞上一杯杯涼茶。
17日中午,杭州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當地多個城區氣溫超過38攝氏度。今夏杭城備受“烤”驗,8月11日至15日連續5天氣溫突破40攝氏度,最高達到41.8攝氏度,創有氣象記錄以來新高!
“還有茶嗎?”外賣小哥在茶攤前剎住了電動車,晃了晃手中的空礦泉水瓶,和志愿者打著招呼。
“管夠!我們剛換了一桶新茶!73歲的志愿者李金生接過水瓶,熟練地幫他加滿。李金生是一名老黨員,住在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每天坐最早的班車趕到攤位分發涼茶,路上需要花上1小時。
一杯茶水下肚,挑著擔子賣無花果的項師傅向志愿者豎起了大拇指。每年盛夏,他都會來這喝幾杯消暑涼茶,與攤主聊上幾句,只是今年涼茶攤換了主人。
這家在高溫下為行人提供免費涼茶的愛心涼茶攤,是不少市民口中的“最美涼茶攤”。攤主顧忠根堅守了44年,去年84歲高齡的他因病離世。涼茶攤始于顧大伯的外婆,之后由母親傳給他來守攤。
“顧伯伯不在了,涼茶攤還在!”71歲的志愿者王秋泳告訴記者,得知顧老離世,有許多志愿者和市民主動接力,他們組成了志愿服務隊,要將這份愛心傳承下去。
出攤的日子從頭伏到末伏。志愿者每天照著天氣預報預估當天的用水量,今夏格外炎熱,往年平均一天2-3桶水,今年要用到5桶水,泡上200斤涼茶。
涼茶攤還準備了白開水,因為附近有三家大醫院,能方便患者服藥。疫情發生后,志愿服務隊征求中醫專家意見,在涼茶中加入蟬衣、麥冬、甘草、黨參、杭白菊等中藥材,還補充提供大麥茶、紅茶等!
志愿服務隊隊長章賢鋒介紹,茶攤志愿者最初有10人,現在已擴充到28人,平均年齡超過50歲。燒水、送水各2人,每天早上6點開始忙活燒水煮茶,之后讓茶水自然冷卻,保證口感。
“很多人不是為了來喝口涼茶,往往是來尋找城市記憶,看看顧大伯還好不好,涼茶攤還在不在!蓖跚镉菊f,越來越多的受益者變成參與者,“最美涼茶攤”會接力傳承下去。
(記者殷曉圣、方問禹)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