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今年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7%,位居全市第一。記者從8月17日上午舉行的市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獲悉,溫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切實打通惠企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全縣工業經濟始終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抓惠企政策宣傳,當好企業“貼心人”。認真梳理惠企政策,在微信公眾號開辟“惠企紓困政策”宣傳專欄,印制《萬人助萬企惠企政策匯編》400余冊發放到助企包聯干部和包聯企業,多渠道宣傳直達企業末梢。先后舉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高新技術企業創建、“企業科技創新深度行”等線上線下政策培訓20余場次,企業15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有效提高了企業惠企政策的知曉度。
抓企業轉型發展,當好企業“引路人”。一是強化運行監測。建立了“四機制兩清單”,堅持每月對重點行業、企業跟蹤了解,做好運行分析,指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二是強化龍頭帶動。該縣確定7家大企業集團培育對象,其中大咖國際被評為全省“頭雁”培育企業,1~6月份實現銷售收入39.22億元,納稅2.81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茶飲供應鏈企業,圍繞其產業鏈先后成功引進了上島智慧鏈、超冷制冷等10余家上下游企業入駐溫縣。三是強化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今年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家,位居全市第二,成功創建省級科技孵化器、星創天地、智能車間各1個,列入省級重點研發項目1個,擬創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已創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8家,較去年增加12家,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抓政策快速兌現,當好企業“辦事人”。今年年初以來,先后幫助33家企業申報了省、市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規上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等財政獎補資金1910萬元。制定了《溫縣工業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白名單企業保障辦法》,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目前,全縣白名單企業已全部享受貨運通行費優惠20%的政策。
(記者朱曉琳 實習生劉子楷)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謝 丹 |
編 輯:劉 佳 |
!Γ簭堁⿻煛⊥酢∶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7%,位居全市第一。記者從8月17日上午舉行的市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獲悉,溫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切實打通惠企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全縣工業經濟始終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抓惠企政策宣傳,當好企業“貼心人”。認真梳理惠企政策,在微信公眾號開辟“惠企紓困政策”宣傳專欄,印制《萬人助萬企惠企政策匯編》400余冊發放到助企包聯干部和包聯企業,多渠道宣傳直達企業末梢。先后舉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高新技術企業創建、“企業科技創新深度行”等線上線下政策培訓20余場次,企業15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有效提高了企業惠企政策的知曉度。
抓企業轉型發展,當好企業“引路人”。一是強化運行監測。建立了“四機制兩清單”,堅持每月對重點行業、企業跟蹤了解,做好運行分析,指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二是強化龍頭帶動。該縣確定7家大企業集團培育對象,其中大咖國際被評為全省“頭雁”培育企業,1~6月份實現銷售收入39.22億元,納稅2.81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茶飲供應鏈企業,圍繞其產業鏈先后成功引進了上島智慧鏈、超冷制冷等10余家上下游企業入駐溫縣。三是強化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今年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家,位居全市第二,成功創建省級科技孵化器、星創天地、智能車間各1個,列入省級重點研發項目1個,擬創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已創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8家,較去年增加12家,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抓政策快速兌現,當好企業“辦事人”。今年年初以來,先后幫助33家企業申報了省、市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規上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等財政獎補資金1910萬元。制定了《溫縣工業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白名單企業保障辦法》,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目前,全縣白名單企業已全部享受貨運通行費優惠20%的政策。
(記者朱曉琳 實習生劉子楷)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謝 丹 |
編 輯:劉 佳 |
!Γ簭堁⿻煛⊥酢∶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