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今年年初以來,中站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強能力作風建設,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區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上半年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完成58.8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1.6個百分點。
閉環管理保底線。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在全市率先出臺《中站區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發展“十服務”》《中站區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十到位”》等政策。建立防疫物資、物流運輸、稅費落實、穩崗用工等服務保障機制,加大疫情防控指導和駐企幫扶力度,確保疫情防得住、生產不間斷、服務更到位。
優質服務穩增長。堅持“三個導向”,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和“萬人助萬企”活動,抓住省“百園增效”和市“問題樓盤”等政策機遇,分四批推進和解決了龍佰集團、多氟多等21家企業長期困擾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企業輕裝上陣、闊步發展。全區“三個一批”項目總投資208億元,投資額和進度走在全市前列,夯實了工業經濟發展后勁。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7場,產銷對接會3場,獲得新增貸款126.93億元,占全市新增貸款25.83%,位居全市第一。兌現企業優惠扶持政策資金約1.5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2億元,緩繳稅費8125萬元,減免六稅兩費531萬元;為企業爭取先進制造業資金3483萬元;為31家企業爭取滿負荷獎勵540萬元,實現了應扶盡扶、應退盡退、應緩盡緩、應免盡免。
重點突破謀發展。緊抓鋰電新材料產業列入全省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的機遇,從科技、人才、要素、項目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成立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和2個省級產業研究院,2家企業成為省、市中試基地重點培育單位,謀劃了總投資22億元的鋰電池產業園項目。密切關注產業動態,廣泛開展招商活動,繪制新能源電池產業“四張”圖譜,加強與江蘇龍蟠科技、深圳新宙邦等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對接;成功舉辦中站區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246.6億元。
(記者朱曉琳 實習生劉子楷)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謝 丹 |
編 輯:劉 佳 |
!Γ簭堁⿻煛⊥酢∶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年初以來,中站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強能力作風建設,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區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上半年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完成58.8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1.6個百分點。
閉環管理保底線。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在全市率先出臺《中站區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發展“十服務”》《中站區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十到位”》等政策。建立防疫物資、物流運輸、稅費落實、穩崗用工等服務保障機制,加大疫情防控指導和駐企幫扶力度,確保疫情防得住、生產不間斷、服務更到位。
優質服務穩增長。堅持“三個導向”,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和“萬人助萬企”活動,抓住省“百園增效”和市“問題樓盤”等政策機遇,分四批推進和解決了龍佰集團、多氟多等21家企業長期困擾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企業輕裝上陣、闊步發展。全區“三個一批”項目總投資208億元,投資額和進度走在全市前列,夯實了工業經濟發展后勁。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7場,產銷對接會3場,獲得新增貸款126.93億元,占全市新增貸款25.83%,位居全市第一。兌現企業優惠扶持政策資金約1.5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2億元,緩繳稅費8125萬元,減免六稅兩費531萬元;為企業爭取先進制造業資金3483萬元;為31家企業爭取滿負荷獎勵540萬元,實現了應扶盡扶、應退盡退、應緩盡緩、應免盡免。
重點突破謀發展。緊抓鋰電新材料產業列入全省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的機遇,從科技、人才、要素、項目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成立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和2個省級產業研究院,2家企業成為省、市中試基地重點培育單位,謀劃了總投資22億元的鋰電池產業園項目。密切關注產業動態,廣泛開展招商活動,繪制新能源電池產業“四張”圖譜,加強與江蘇龍蟠科技、深圳新宙邦等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對接;成功舉辦中站區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246.6億元。
(記者朱曉琳 實習生劉子楷)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謝 丹 |
編 輯:劉 佳 |
!Γ簭堁⿻煛⊥酢∶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