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此時,記者帶您在古書中領略一下焦作歷史上豐富的水資源。
3月23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在《焦作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以“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為主題,以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為動力,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搶抓時代機遇,聚力“四水同治”,在錦繡懷川掀起“引水入城、聚水潤城、活水興城”新高潮,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打造人水和諧的美麗焦作。
打造人水和諧的美麗焦作,焦作有文化底氣。
黃河在此拐彎形成懷抱之勢,沁河、丹河由西北折入滋潤著這片厚重的土地。查史志,我們便不難發現,古老的懷川大地曾是河流縱橫密布,充滿詩情話意。
南宋鄭樵《通志》贊:太行北峙,沁水東流,近帶黃河,遠挹伊洛,舟車郡會,號稱“陸!。
《郡志》贊:太行雄峙于后,丹河交流其中,土曠民殷,號稱“小江南”。
《魏志·常林傳》贊:表里山河、土曠民殷。
從乾隆己酉年重刊的《懷慶府志·河渠總圖》中,我們更是發現,在古老的懷川大地上,黃河、沁河、丹河、濟水、豬龍河、湨水、漭河、蔣河、新河等繞城而過,珍珠泉、龍王泉、馬坊泉、河內二十五泉、靈泉等諸多泉水汩汩流淌。
懷川到底有多少水?
乾隆己酉年重刊的《懷慶府志·圖經說》中稱:“河北為古河內郡,太行峙其西北,黃流繞其東南,形勝所據,為古用武地。而史傳所載,軹道、長城、丹陘、紫金、猴嶺、秦嶺、天井、紙坊、中灘、河橋諸險要,俱近在懷郡;又,河、沁、濟、丹諸水,或由茲入境,或于此濫觴。此《圖經》之所以不可不詳也!
河內縣(今沁陽,懷慶府府城)有:貝澗泉,兩山夾澗,高可插天;沐澗泉,四圍飛泉可沐,女貞、桐梧遍覆崖谷間,每新雨初霏,異鳥歌鳴,使人有遺世之想;沁水,府城北二里,源流詳“濟源”;堯泉池,源出太行山麓捏掌村,泉畔有堯廟,廟前處處有泉,掬手可飲,匯而東南,流灌稻田,可十余里。
丹水,府城北方山入境。據《水經注》云,丹水經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為上黨;邘水,府城西北三十里。按《水經注》云,邘水出太行之阜,南流逕邘城西,又東南逕孔子廟東,又逕邘亭西南,流入沁。
河內郡另有懸谷泉、水峪泉、課密泉、天鵝池、臨川泉、柳樹溝等水流,還有沁水支津朱溝、奉溝、沙溝,丹水支津光溝、界溝、長明溝、白馬溝、蔡溝。
修武縣境內更是泉眼諸多。據載,小丹河、明月池、玉女池、皇母泉、王烈泉、馬鳴泉、龍王泉、鳴鳥泉、巧婦泉、七里泉、五里泉、熨斗泉、陶泉、會泉、馬坊泉、靈泉、清水泉、濁鹿泉、長泉、黑龍潭、白龍潭、吳澤陂、宣圣陂、吳瀆、紙坊溝、劉公河等均在修武縣境內。吳澤陂是該縣最重要的水源!端涀ⅰ吩疲骸扒逅謻|南流,吳澤陂水注之!庇衷疲骸靶尬涑俏鞅倍镉袇菨,水陂南北二十許里,東南三十里!
武陟縣有黃河、沁水、東道山河、小丹河、廣濟河、雙泉口、觀灘等。
溫縣西有豬龍河、湨水、漭河,北有新開澇河、新開掣水河、新開引水河、李陂等河流。
孟縣(今孟州市)境內有黃河、湨水、豬龍河、湛水、同水、治湖坂水、洪澗、青龍泉、溫泉、千倉渠、光濟渠等。
通過《懷慶府志·山川》,我們從中還可以看到,除個別河渠因阻塞而斷流、改流外,其所記載的大大小小近60條河、泉、溝、池、澤、渠等都是煙波浩渺、波光粼粼。
韓愈在《題西白澗》中贊嘆:太行之下清且淺,一水盤桓紆山轉。千峰萬壑不可數,異草幽花幾曾見。波中白日隱出明,風翻不動浮云輕。翠巒玉女下雙鶴,笑倚秋練開新晴。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盡空潺湲。幽泉間復逗巖側,噴珠漱玉相交喧……題詩且欲盡佳句,能歌翻詠仙難成。天門幽深十里西,無奈落日催人歸。誰能可屬天宮事,為我乞取須臾期。上天無梯日不顧,牢落歸來壇未暮。閉門下馬一衾寒,夢想魂馳在何處。
掩書余味在胸中。如今,我們更期待人水和諧的美麗焦作。